产品优势¶
观测云 VS Zabbix¶
Zabbix 是大部分运维人员喜欢用的主机管理监控产品,相较于 Zabbix,观测云有以下几个优点。
- Zabbix 底层是 Mysql,其数据精度和数据保存量不能太大,相比较观测云可用拥有秒级(默认10s)的数据采集能力,同时默认存储数据一年,并且不会因为海量数据导致性能下降。
- 观测云相较于 Zabbix 更面向云原生时代,包括对 Kubernetes 的支持
- 观测云不仅仅监控主机,更提供全面技术栈的可观测能力
- 观测云采用安全的语言,比 Zabbix 基于脚本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
- 观测云支持日志,Zabbix 无日志能力
观测云 VS Prometheus¶
Prometheus 是近期流行起来的基于时序数据库的可观测性产品,其特点是以 Scrape 模型进行数据同步,形成了独立的 Exporter 体系,并且是 CNCF 云原生基金会推荐的云原生监控方案。相较于 Prometheus,观测云有以下几个优点:
- Prometheus 整体构建复杂度较高,如果大型应用需要组合 Grafana,OpenTSDB 或 InfluxDB 作为整体方案,观测云则开箱即用
- Prometheus 大量第三方的 Exporter 使用难度大,且开源代码存在大量的潜在技术风险,观测云兼容 Exporter,同时内建的数据采集模块均有相应的技术保证和兜底。
- Prometheus 仅仅提供 Metrics 的构建,无法提供可观测性的另外两个能力Logging,和 Tracing,需要与 Loki 以及 Skywalking 等组合使用
- Prometheus 的 AlertManager 功能简单,观测云的异常检测功能强大
- Prometheus 数据存储默认方式仅仅单机模式,无法实现海量指标长时间保存和查询。
观测云 VS ELK¶
ELK 是 Elastic.co 公司基于 ElasticSearch 所开发的整体的监控检测方案,由 ElasticSearch,Logstash,Kibana 构成,近年来,还有基于 Fluentd 作为 Logstash 的替代产品,形成 EFK 的方案以更适合云原生环境,在指标采集上,ELK 采用 Beats 组件系列,有 MetricBeats,Filebeats 等,同时最近又开放了 ELK APM 模块,相较于 ELK,观测云有以下几个优点:
- ELK 部署安装极其复杂,如果简单收集日志还好,要是利用好 Logstash 和 Kibana ,学习成本巨大,观测云则相对简单很多,且有服务支持。
- ELK 整体的运维成本巨大,ElasticSearch 集群需要大量的费用,同时如果考虑冷热数据以节省成本也很令人头痛,使用观测云则无需考虑这些问题。
- ELK 的 beats 系列是将指标数据以日志方式存储,在聚类计算和大范围数据查询中会导致出现 OOM,观测云则无这方面问题。
- Kibana 并不是那么好用,KQL 学习成本也比较高,相对来说观测云简单许多。
- Beats,Logstash 或 Fluentd 配置难道较大,学习曲线也非常高,观测云仅仅安装一个 DataKit 完成安装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- 观测云也兼容 Beats,Logstash 和 Fluentd。
观测云 VS Zipkin,jaeger,Pinpoint,Skywalking¶
这一类的开源产品都是基于应用可观测性,基于 OpenTelemetry 体系构建的开源 APM 产品,其中以刚刚入选 Apache 基金会的 Skywalking 为代表,其特点是关注应用层的性能,故障,为应用层提供可观测性。相比之下,观测云有以下优点:
- 观测云更全面,不仅仅是 APM 层的数据,基础设施,容器,中间件,网络性能均包含
- 这类产品通常依赖大数据底座,如 ElasticSearch,HBase,本身产品自身运维也有巨大的成本和投入,而观测云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
- 这类产品对于各种编程语言和框架支持程度不同,观测云则基于全球最大的可观测性服务商 DataDog 的 dd-trace ,同时也兼容上述(除 Pinpoint)的所有 Agent,因此可实现所有编程语言的兼容
- 相较于这些产品,观测云提供统一的应用性能和前端性能的展示 UI,并且与其他基础数据形成了关联模型。
观测云 VS Grafana¶
Grafana 是开源的面向监控领域的数据可视化工具,他本身不处理数据,而是和前述的产品进行集成,才能有价值。与 Grafana 相比,观测云的有以下优点:
- Grafana 不处理数据,仅仅是个表现层,相当于观测云的场景功能
- Grafana 本身没有统一的数据查询语言,不同的数据层决定了使用不同的查询语言来构建表现层,而观测云通过 DQL 查询语言统一了查询层,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
- Grafana 主要支出的是时序结构数据,对于关系型数据无法有效展示,并且使用功能看似强大,但相当繁琐。观测云不仅仅有类似的功能,且简单易用,同时内置了大量分析检查数据的工具,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
- Grafana 由于开源的属性,对接不同的数据源需要重新设计对应的表现层的数据对接,而且表现层制作相当繁琐,观测云本身通过 DataKit 统一了数据层,可以非常轻松方便的构建表现层。
观测云 VS 其他商业软件¶
市面上也存在着需要的商业软件,观测云相较于其他商业软件,由以下这些优点:
- 为使用者而生,为用户服务,相较于其他商业软件,观测云基于按需按量收费,功能免费,数据存储处理付费,完全使用云的商业模式,只有用户使用好,才是真的好。
- 相较于其他商业软件以监控为抓手,观测云以保障每一个业务项目为出发点,作为 Devops 的基石,提供一个项目的整体全链路的可观测性能力。
- 与市面上大部分方案不同,观测云从产品的第一天开始就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形态和数据形态,因此所有功能都是一个存储,一个平台,一个产品。其他商业软件不同的功能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软件,如果要将所有软件产生的数据综合汇聚,则又需要引入 Hadoop,Flink,Spark 等重量级的大数据处理方案。观测云天生就是云原生的,我们利用强大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,实现了一体化的产品。
- 观测云整体提供不只是软件,而是一种服务,我们不仅仅卖软件,而是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一整套综合的基于实时数据支撑的保障体系,同时整体用户使用的综合投入远远低于市面上的其他商业软件。